清华大学地学系蔡闻佳课题组系统梳理研究碳减排健康协同效益
2025/06/12
《COP28阿联酋气候与健康宣言》呼吁制定并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健康协同效益的碳减排政策,对于碳减排行动的成本、健康协同效益及成本有效性进行系统性评估十分必要。
尽管气候政策的健康协同效益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但当前全球气候政策框架仍普遍缺失健康维度的考量。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蔡闻佳教授课题组系统梳理了全球及区域层面的成本-效益分析(CBA)量化结果,并针对决策转化瓶颈提出了参考路径。
研究发现,从全球范围看,每投入1元减排成本可产生1.10-2.45元的健康经济效益,但是区域间差异显著(高达40倍)。在人口密集、空气质量较差的地区(如印度)实行气候政策的健康回报尤为突出。考虑到时间、空间分辨率、政策以及健康影响等不同因素,研究之间的结论也存在差异。
当前考虑健康的CBA研究面临四大决策转化的瓶颈:(1)健康影响(如发病率/死亡率)货币化方法与现实经济决策体系不兼容;(2)减排成本与健康协同效益存在时间和主体(即成本的承担者和效益的获得者)间的错配;(3)区域性研究不足;(4)缺乏直接指导气候政策制定和行动的研究。
综合健康因素的碳减排路径优化研究概念框架
研究建议,未来气候政策和健康影响评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在现实经济决策中需综合考虑“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效益;(2)建立跨学科协同机制与多部门联动平台,以更好地应对成本投入和健康效益产出在时间和主体上的错配,及其对跨部门管理带来的诸多挑战;(3)加强区域研究,并提高研究之间的可比性;(4)在气候目标分配、技术路径选择和实施策略等研究中嵌入健康影响,并优化政策的制定。未来考虑健康的CBA分析研究可以提供更加明确的决策建议,加快实施具有最大健康协同效益的减缓行动。
相关研究成果以“改进成本–效益分析以支撑考虑健康的气候减缓政策制定”(Improving cost–benefit analyses for health-considered climate mitigation policymaking)为题,于6月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
清华大学地学系2021级博士生沈鉴翔为论文第一作者,蔡闻佳为论文通讯作者。论文合作者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张诗卉,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赵梦真、教授张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灿。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涿州众智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24021
-
山西财经大学 21048
-
龙岩学院 7993
-
南洋理工大学 18041
-
FEWCD 8245
-
武汉企泰艾会科技有限公司 2218
-
玩具有限公司 18128
-
杭州师范大学 4969
-
艾会网 2786
-
上海市粘接技术协会 21320
-
武汉新材料科学学会 2023
-
BEGWAFW 7993
-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1133
-
北京中工大厦 1937
-
沈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学会 23089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18062
-
机械、电子和工业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22960
-
上海交通大学 23598
-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 18006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