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解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16
![]() |
图 (a)乙烯和乙酸法拉第效率随进料气组成的变化;(b)0.6 MPa CO条件下产物法拉第效率和电解电压;(c)碱性膜电堆实物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125205、92045302、22002155)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和汪国雄研究员团队在基于碱性膜电解器的CO2/CO电解制C2+产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高电流密度CO2/CO电解中覆盖度驱动的乙烯向乙酸选择性转变(Coverage-driven selectivity switch from ethylene to acetate in high-rate CO2/CO electrolysis)”为题,于2023年1月12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2-01286-y。
CO2电解反应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燃料和化学品,是近年来快速发展、具有应用前景的负碳技术。然而,在工业级电流密度下高选择性生成乙烯、乙酸和乙醇等多碳产物仍然存在很大挑战。
该团队通过改变进料气组成来调变碱性膜电解器阴极氧化铜催化剂的微环境,发现随着进料气中一氧化碳压力增加,电解主产物逐渐由乙烯转变为乙酸(图a),且电流密度显著增加。在 0.6 MPa CO条件下乙酸法拉第效率为48%,总电流密度达到3 A cm−2(图b)。机理研究表明,产物选择性变化受到催化剂*CO覆盖度和局部pH值影响。为进一步验证电解过程的可行性,团队组装了4节100 cm2的碱性膜电堆(图c),其电解功率最高达到2.85 kW。
该研究不仅为单一多碳产物的定向生成提供了重要参考,而且为CO2/CO电解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WILL 7965
-
江苏省无锡市 18582
-
重庆邮电大学 18301
-
APISE 22931
-
湖北学而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4087
-
天津金泽大酒店 23026
-
hksme 22988
-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21128
-
大连百奥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7963
-
北京康慈医学中心 18029
-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21163
-
海南红帆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8012
-
Northeastern Uni 17933
-
北京理工大学 24114
-
科技发展与服务中心 24106
-
广东瑞图万方科技优先公司 17923
-
北京海逸星空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7895
-
江苏省医学会 21039
-
张家界运通会务会展有限公司 21036
-
深圳慢性病防治研究会 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