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在活体化学发光成像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15
![]() |
图 基于Schaap's dioxetane的长波长化学发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及用于活体分子的高分辨化学发光成像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874024、U21A20377)资助下,北京化工大学宋继彬教授团队利用分子内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方法,发展了长波长(>950 nm)化学发光分子探针,并用于活体分子高分辨成像。相关成果以“设计合成小分子近红外II区化学发光探针用于活体内硫化氢响应性成像(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 small molecular NIR-II chemiluminescence probe for in vivo-activated H2S imaging)”为题,于2023年2月14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05186120。
基于响应性的光学成像与传感已成为疾病诊断和生物分析不可或缺的技术。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成像通过化学反应发光,无需外部激发光,可以大大减弱由外部光激发引起的自发荧光和散射。此外,化学发光成像在组织深处亦可表现出优异的灵敏度、微米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目前发展的化学发光分子探针通常在400 ~ 650 nm波段发射光子。该波段光子易被组织吸收、散射,成像的分辨率以及组织穿透深度都受到制约。因此开发发射强度高的长波段发射(650-1700 nm)小分子探针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从延长发光波长的思路出发,利用非辐射的方式将能量从短波发射的化学发光供体转移到长波发射的发光团受体,进而构建更长发光波长的单分子化学发光探针。本文选取了衍生后的Schaap's dioxetane分子骨架作为化学发光的给体,将700 nm 发射的化学发光结构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个长波长发射的荧光团(> 950 nm)的两侧,构建了一个最强发射在950 nm的单分子化学发光探针(图)。结合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证实了该能量转换效率的可行性及高效性(95%)。进一步利用该探针实现了对小鼠肝损伤部位高表达硫化氢分子的响应性成像,证实了长波长化学发光相较于荧光成像具有更高的信噪比(提高了5倍)和成像时间(>1h)。
该研究成果为长波长化学发光分子探针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提高活体成像的分辨率及分子测量的准确度提供了新的工具。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华源科创(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7841
-
中国太和旅行社 商务差旅部 20846
-
上海筱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834
-
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 1787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 20949
-
EDEP2017 23838
-
重庆邮电大学 22913
-
宁波德泰中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23835
-
青岛佰意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7850
-
娄底 20867
-
河南纳智博研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7882
-
合肥工业大学 23985
-
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 1892
-
中国江苏常州 20774
-
上海来溪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7900
-
HKSME 23827
-
江苏省姓氏文化研究会 17826
-
杭州新西湖会展有限公司 17816
-
武汉科技大学 22853
-
MECS2016组委会 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