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化学系与海外合作者在基于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合成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16
![]() |
图 基于过渡态知识的反应建模策略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873081、22122109)等资助下,浙江大学化学系洪鑫课题组与合作者德国哥廷根大学Lutz Ackermann教授在人工智能合成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基于过渡态知识的机器学习实现钯电催化氧化碳氢键活化反应的对映选择性预测(Enantioselectivity prediction of pallada-electrocatalyzed C–H activation using transition state knowledge in machine learning)”为题,于2023年1月30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合成》(Nature Synthesis)。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160-022-00233-y。
不对称合成是构筑手性分子的核心策略,提升单一手性构筑水平是不对称合成研究的长期焦点。由于手性结构与对映选择性之间高维且复杂的构效关系,准确、全面地掌握手性调控规律极具挑战,制约了不对称合成体系的高效开发。因此,对映选择性的精准预测是不对称合成研究的难点问题之一。
从数据驱动的角度出发,该合作研究团队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经典的过渡态理论相融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反应建模策略,实现了对映选择性的精准预测,并定量评估了近百万合成反应的选择性表现(图)。该策略以过渡态模板结构为基础,将过渡态知识融入机器学习,通过编码关键的反应中心,为模型训练提供具有反应路径特异性的分子编码。相较传统的稳态结构编码,基于过渡态编码的模型取得了更加优异的反应表达和外推预测能力,在新催化剂、新底物预测等任务中均有良好表现,预测值与实验值的R2达到了0.910,平均绝对误差为0.260 kcal/mol。该智能建模策略使得海量构效空间的定量评估成为可能,文中对于846720个候选反应进行了预测,并实验验证了其中代表性的例子,充分彰显了人工智能合成的潜力。
该工作揭示了化学理论的信息化、数据化对于反应智能建模的重要性,为数据驱动的合成反应预测提供了新策略,有望在新催化剂、新试剂和新反应设计等领域得到应用。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中 华 医 学 17971
-
cmo 20930
-
VDSGER 7908
-
北京泰格尔展览有限公司 23930
-
WILL 8124
-
《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杂志社 2003
-
2016年创新材料科学与技术国际 2109
-
集团有限公司 17972
-
西安纳米科技学会 8209
-
北京药理毒理研究所 24112
-
武汉蒙顺会晤文化有限公司 7995
-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1074
-
上海著林会展有限公司 23145
-
VGRUDF 21018
-
北京交通大学 21012
-
北京礼瑞文化 21270
-
湖南大学电气学院 21138
-
上海率捷广告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22977
-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转中国畜牧兽医 21296
-
中国人民大学 17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