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重大研究计划系列成果四 ——稠密氢的深度变分自由能方法

2024/03/28


图 计算所得的温度6000K密度1.38g/cm3的稠密氢体系的能量、熵和压强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270107、12188101)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王磊研究员,与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的王涵研究员、深势科技/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的张林峰博士合作的研究成果以“稠密氢的深度变分自由能方法(Deep Variational Free Energy Approach to Dense Hydrogen)”为题,于2023年9月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1.126501。

  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也是元素周期表中最简单的元素。在常温常压下,氢以气态分子的形式存在。然而,在一些极端的条件下,例如巨行星内核、聚变实验中,稠密的氢(或其同位素)表现出更加丰富的相图,其中可能包含原子液体、金属氢、高温超导、液态超导等。稠密氢中包含等量的质子和电子,是一个简单干净的量子多体系统。因此,是否能够精确地预测稠密氢的相图和状态方程,是发展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试金石。

  研究团队发展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变分自由能计算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处在原子液体相的稠密氢体系。此方法使用一套正则化流模型表示质子的玻尔兹曼分布、一套费米子神经网络表示给定质子构型时的多电子波函数,通过联合变分优化两套神经网络来最小化体系的自由能,从而计算状态方程。

  和传统的计算方法相比,该方法充分利用了近年来深度生成模型和神经网络波函数的进展:在保证结果准确可靠的同时,可以直接估计体系的热力学熵,对于行星建模等应用非常便利。通过合适的扩展,深度变分自由能方法还能够处理电子有限温效应以及核量子效应,从而应用于稠密氢相图的其他区域,给出关于这一基本物质状态的全面认识。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国际会议(FAIML 2025)(2025-04-25)

2025年无线与光通信国际会议(CWOC 2025)(2025-04-25)

2025年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网络国际会议(ICCSNN 2025)(2025-05-10)

SPIE出版|2025年遥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RSIT2025)(2025-05-18)

2025年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EICTCE 2025)(2025-05-22)

2025年计算机游戏、仿真与建模国际会议(2025-05-22)

第十届组合数学与图论国际研讨会(CGT 2025)(2025-05-23)

2025年第三届亚洲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国际会议(CVIPPR 2025)(2025-05-23)

第四届机器视觉、自动识别与检测国际学术会议(MVAID 2025)(2025-05-23)

第九届能源技术与材料科学国际学术会议(ICETMS 2025)(2025-05-23)

2025年环境监控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 (ICEMM 2025)(2025-6-13)

2025机械、先进制造技术与制造系统国际会议(IMATMS 2025)(2025-5-24)

2025年管理科学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SCE 2025)(2025-6-6)

2025心理学、文化与现代化教育国际会议(ICPCME 2025)(2025-5-20)

2025年传感技术与导航控制系统国际会议(ICSTNCS 2025)(2025-5-6)

2025年智慧交通、道路运输与管理国际会议(ITRTM 2025)(2025-5-21)

2025年区块链、供应链管理与物联网国际会议(BSCMIT 2025)(2025-5-25)

2025年发电技术与新能源国际会议(ICPGTNE 2025)(2025-6-20)

2025食品安全与精准营养国际会议(ICFSPN 2025)(2025-5-24)

2025年光谱学与量子力学国际会议(ICSQM 2025)(2025-6-23)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