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杨再宏和叶沿林教授团队在丰中子核奇特集团结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3/26
![]() |
图 利用8He原子核的非弹散射实验研究8He(02+)类BEC集团态的示意图
(a) 8He(02+)态单极跃迁强度的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比较;(b) 8He(02+)态的中子关联谱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027809、12275006、12175042、12335007)等资助下,北京大学杨再宏和叶沿林教授团队在丰中子滴线核8He的集团结构及双中子集团凝聚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氦-8原子核中观测到奇特的02+集团态(Observation of the exotic 02+ cluster state in 8He)”为题,于2023年12月13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并同时入选该刊的“编辑推荐”和“物理亮点”。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1.242501。
当玻色子原子体系处于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度时,所有原子会聚集到能量最低的量子态,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即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ose–Einstein condensate,简称BEC)。近年来,费米子原子体系的凝聚态已在实验中发现。理论预言,在丰中子原子核体系中也存在类似的由强关联中子对形成的凝聚态,可能也存在于中子星中,对认识中子星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提出并主导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放射性束流装置上开展8He的非弹激发与衰变实验。部分8He原子核通过与碳靶作用发生单极跃迁从而生成02+共振态,该态随即衰变为一个6He原子核和一对中子,并被磁谱仪和专门设计的中子探测器阵列所探测。通过深入分析反应及衰变过程中的粒子关联效应,区分了多中子参与的复杂反应与衰变机制,从而排除复杂的本底过程,最终清楚识别了02+激发态(图)。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它的生成过程具有很强的单极跃迁强度、并通过发射强关联的中子对发生衰变,这些特征与理论预言相符,从而确认了其类BEC的集团结构。
这项研究揭示了丰中子原子核体系的一种新特性,有助于深入认识不稳定核奇特结构以及中子星的结构和性质。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 18176
-
北京华斯泰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1917
-
翰森国际会展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 17810
-
中山大学 1892
-
WILL 22912
-
武汉知本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7775
-
广东省广州市辉煌大酒店 17885
-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杂志社 17812
-
香港维科信息产业研究中心 1768
-
IETP-Association 23826
-
云南中国国际旅行社 22801
-
中国助产士联盟 1922
-
武汉青博盛学术服务有限公司 23849
-
中国针灸推拿协会 20796
-
中国太和旅行社 商务差旅部 20846
-
小汤山温泉度假村 22815
-
亚泰RFID技术协会 22866
-
AAA 7807
-
MFJYT 7842
-
中国光电产业平台 7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