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团队与海外合作者在高能重离子碰撞领域取得进展
2024/03/21
![]() |
图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的正反夸克偏转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890710、12025501、12147101)等资助下,复旦大学马余刚教授团队联合美国布鲁克海汶实验室、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RHIC-STAR国际合作组成员在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极端电磁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首次在高能重离子碰撞实验中观测到超强磁场影响下带电粒子的直接流劈裂效应,为研究强磁场下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性质及碰撞产生的磁场演化问题提供了新的实验数据。以“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通过重离子碰撞中电荷相关的直接流测量观测电磁场效应(Observa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 via Charge-Dependent Directed Flow in Heavy-Ion Collisions at the 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为题,于2024年2月23日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X》(Physical Review X)期刊,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x/abstract/10.1103/PhysRevX.14.011028。
在高能重离子碰撞实验中,两束重离子加速到接近光速并发生对撞,产生退禁闭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在非对心碰撞中,理论计算表明质心能量为200 GeV的金核-金核对撞过程产生的磁场强度可达1018高斯,强度约为中子星磁场的一千倍。在该磁场条件下,QGP可能产生一系列重要的物理过程,这些物理过程可以丰富人类对强相互作用的认识。然而,重离子碎片在碰撞区产生的磁场会在真空中迅速衰减,其在QGP中的强度测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针对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团队利用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学性质(图),首次观察到了电荷依赖的粒子直接流劈裂。带电粒子的直接流劈裂具有明显的碰撞中心度依赖性。在最中心碰撞中几乎没有核碎片,磁场最小,而随着偏离中心碰撞,磁场逐渐增大。通过对带有相反电荷的正反π介子、正反K介子、正反质子对的测量显示在接近中心碰撞时其劈裂可用来自输运夸克的贡献来解释,而在远离中心碰撞时其劈裂才与电磁效应的计算一致。该研究支持QGP中存在电磁场,为进一步研究QGP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碰撞能量依赖等关键问题提供了实验依据。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涿州众智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23809
-
中国人民大学 1778
-
《实用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20827
-
中国社会岩石力学工程 22894
-
西安石油大学 20846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821
-
长春市丰华酒店 17946
-
广州助力人力租赁有限公司 17825
-
apise 22989
-
津安商务(天津)旅游会议有限公司 22841
-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化工机械 22864
-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 1826
-
天津市天波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22812
-
海南省人民医院 23823
-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 17863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 17835
-
大连全程网 1830
-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20840
-
深圳中亚会议公司 22774
-
北京食品学会 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