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倪士光课题组合作在计算积极心理学领域取得系列新进展
2024/07/02
过去20年间,积极心理学拓展和增强了心理健康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然而近年来,数字心理健康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积极心理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积极心理学与数字智能技术的交叉融合需求下提出研究框架与主题验证,是目前数字心理健康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倪士光副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研究课题组合作,设计并提出了一个数字问题驱动、大规模多模态数据、计算建模与整合应用的计算积极心理学(computational positive psychology, CPP)研究框架与通用范式,并在积极心理聊天机器人、认知扭曲识别与积极重构、心理韧性智能培育等三个主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
课题组提出了计算积极心理学这一跨学科领域及其研究框架。论文系统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积极心理学的交叉发展,提出了在积极心理学的第三次巨复杂发展浪潮下,如何使用CPP方法深入研究幸福这一复杂现象。研究成果以“计算积极心理学:推进数字时代的幸福科学”为题发表于《积极心理学杂志》(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为论文第一单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侯悍超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2016级博士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讲师刘世群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倪士光为论文通讯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孔风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1.计算积极心理学研究框架
在一项积极心理聊天机器人的研究中,课题组分别开发了基于检索规则和基于大模型的积极心理干预聊天机器人,检测了多项人机交互的影响因素,326名被试参与的3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个性化推荐、多轮对话和实时反馈在提高积极心理干预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项研究为开发更有效的积极心理干预工具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以“基于检索和大模型的积极心理干预聊天机器人的成功关键因素研究”(Investigating the key success factors of chatbot-based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with retrieval-and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GPT)-based chatbots)为题,发表于《国际人机交互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刘世群为论文第一作者,倪士光为论文通讯作者。
图2.积极心理干预聊天机器人技术路线
在认知扭曲检测与积极重构的研究中,课题组基于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broaden-and-build theory)建立了认知扭曲的积极重构框架(positive reconstruction framework),建构了包含4001条认知扭曲识别和1900条积极重构的普通话数据集,微调(fine-tuning)中文预训练模型RoBERTa-wwm-ext的策略在认知扭曲识别任务中表现出最高的准确率(Acc = 0.896),p-调优(p-tuning)ChatGLM-6B在积极重构生成任务中表现最佳。研究成果以“认知扭曲检测与积极重构:中文数据集与评价”(Detection and positive reconstruction of cognitive distortion sentences: Mandarindataset andevaluation)为题发表在自然语言处理会议计算语言学学会2024年会(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2024)会刊。论文第一、二作者分别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1级硕士生林书亚和2023级硕士生王宇雄,通讯作者为倪士光。
图3.积极重构框架(Positive ReconstructionFramework)
课题组设计了一个基于大语言模型(LLMs)的儿童可以自定义形象和谈话风格的对话代理(conversational agent),用于测量和培养儿童心理韧性。儿童通过与智能对话代理的聊天互动,得到情绪支持、提升心理韧性,并了解自己的心理韧性水平。对48名儿童的用户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提升心理韧性并且儿童用户体验较好。该系统为儿童积极心理教育提供了一种个性化、易用高效的新方式。研究成果以“与AI伙伴一起成长:用于测量和培育儿童心理韧性的一款基于LLMs的对话代理设计”(Grow withyour AI buddy: Designing an LLMs-based conversationalagent for themeasurement and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mental resilience)为题发表在交互设计会议(Interaction Design and Children Conference)会刊。论文第一、二作者分别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1级硕士生胡子卉和侯悍超,通讯作者为倪士光。
图4.个性化心理韧性对话系统(前端界面)
上述研究成果主要来自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承建的广东省数字心理健康与智能生成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深圳科创委可持续发展项目、深圳市教育科学课题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来源 清华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富懋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790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23345
-
世安居不动产 18089
-
中国轻工业展览中心 2030
-
上海同巨传播有限公司 7865
-
NEREA 8112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1085
-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21081
-
大连羽嘉会议有限公司 8697
-
上海步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8090
-
北京海名汇博会展有限公司 17862
-
百奥泰集团 23969
-
恒信通讯公司 21070
-
山东诚城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8077
-
上海维程计算机信息技术公司 23069
-
鼎迈信息技术公司 18041
-
FREAFEW 23955
-
安徽省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20911
-
上海讯丰商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1191
-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化工机械 22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