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陈汉林教授研究团队与海外合作者在造山带长期地形生长 与瞬时地震隆升关系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03/27
![]() |
图 皮山构造带位置、变形模型与构造带运动学过程与地表变形关系。(a)皮山地区地质图及构造位置,TP:Tibetan Plateau;(b)双重逆冲系统两条断层同时活动的阶地褶皱模型;(c)地表河流阶地,2015年皮山6.4级地震同震与震后变形剖面分布(据Ainscoe et al.(2017)修改);(d)皮山冲断带几何样式与断层活动性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22B6002、51988101)等资助下,浙江大学陈汉林教授研究团队(包括张欲清、石许华等)与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开展合作,在造山带长期地形生长与瞬时地震隆升关系方面取得新进展。该成果以“双重逆冲作用方式协调长期地形生长与瞬时地震隆升差异(Reconciling patterns of long-term topographic growth with coseismic uplift by synchronous duplex thrusting)”为题,于2023年12月6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3994-6。
造山带地形的长期生长过程与瞬时地震隆升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焦点。尽管大量研究认为,反复的地震活动是高耸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地形长期生长与瞬时地震隆升之间的形态经常呈现出较大“地形偏差”。例如,2015年在青藏高原西北缘的西昆仑造山带山前皮山构造带(图a)发生的6.4级地震产生的同震地形隆升与该构造带长期生长形成的地形高点之间表现出5 公里左右的水平位置偏差(图c),是什么样的机制导致这一“地形偏差”的形成?
研究团队选择皮山构造带为研究实例,通过高分辨率的石油勘探反射地震剖面解释、生长地层与河流阶地变形的识别和运动学模拟(图b),发现双重逆冲体系内不同断层的活动性差异会导致地形向不同方向迁移(往造山带或盆地方向);提出长期地形生长是双重逆冲体系多条断层长期活动的结果,瞬时地震隆升则一般是受控于单条断层的活动,从而造成长期地形生长与瞬时地震隆升之间的“地形偏差”。该成果建立了协调造山带长期地形生长与瞬间地震隆升形态差异的新机制,对认识全球造山带的长期地形生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西安石油+IPPTC 23970
-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18093
-
拉萨旭日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1015
-
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3961
-
中国重庆大学 21148
-
武汉青博盛学术服务有限公司 22997
-
合肥科生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8031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17961
-
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8018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17945
-
武汉依埃斯威广告有限公司 22982
-
中国化工学会培训中心 2014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1916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培训部 17830
-
WILL 22968
-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3199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8058
-
武汉蒙顺会晤文化有限公司 8069
-
省会议接待服务中心 22983
-
无锡华美达广场酒店 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