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山东大学唐贵瑶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协同发展 提质增效》的观点文章

2025/06/03

5月30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山东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唐贵瑶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协同发展 提质增效》的观点文章。

山东大学唐贵瑶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协同发展 提质增效》的观点文章

全文如下:

协同发展 提质增效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新形势下,有力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需以产业需求为牵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以山东为例,立足工业大省实际,积极探索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发展路径,贯彻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的重要实践,为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支撑。

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之间互促互融,构建“互为支撑、配合联动、协同发展”的事业格局。“四链”融合本质上是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服务机构等多方力量协同形成的创新生态,其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促进多方主体有机融合的机制设计与平台搭建。建立健全推动融合的体制机制,发布促进各个部门、各类主体深度融合的规划文件,面向重点领域建立行业领域分管领导挂帅、主管部门牵头、要素保障部门支撑的顶格推进机制,建立人才、教育、科技等多个主管部门定期会商、协同工作机制。打造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的高端载体,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高等教育共同体、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协同育人平台,促进教育资源与重大产业布局战略相匹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让企业做科技创新的“出题人”和“答题人”,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以产业发展需求为重要着力点,促进人才、教育、科技、金融等各类核心要素跨链条、跨领域高效配置。“四链”融合的内在逻辑在于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在各个“链”条之间有效流动,充分释放要素合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科技大市场资源平台,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开放合作、互惠互赢”的原则,打造集需求发布、路演对接、中介服务、项目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实体化市场平台,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聚焦标志性产业链,实施“揭榜挂帅”核心技术攻关工作机制,帮助企业梳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标志性领军人才引进、企业紧缺人才培养“三张清单”,助力企业实现项目攻关与人才引育目标。

抓住人才这个最有主动性、最具灵活性的第一资源,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四链”融合发展效能。人才是有效链接和带动各个链条的核心要素,推动“四链”融合的关键在于将合适的人才配置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的重要环节。围绕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产业领域,引育集聚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战略人才力量,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推动人才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人才带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技术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高校院所、重点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建设特色化、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打造促进融合的良好生态,加大科技金融保障力度,完善创新创业扶持体系,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四链”融合的有序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环境的保障,为各个链条自身发展及链条之间的融合提供支持。加大科技金融规模,加强对重大项目技术改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创业等的支持力度,实施科技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等,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围绕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领域,举办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通过“以赛代评”的方式,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培育高成长性科技人才企业,并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浓厚氛围。积极营造开放性、包容性、个性化人才生态环境,不断完善人才服务机制,为人才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科创生态、宜居生态、治理生态、自然生态以及社会文化生态。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2025年通信网络与智能系统工程国际会议(ICCNSE2025)(2025-08-01)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第五届计算机、遥感与航空航天国际学术会议(CRSA 2025)(2025-08-22)

2025年农业、土壤科学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ASSEE 2025)(2025-8-30)

2025年通信软件、云计算与网络信息安全国际会议(ICSCNS 2025)(2025-7-29)

2025年能源科学、电力技术与机械设备国际会议(ESPTME 2025)(2025-9-30)

2025年自然语言处理与物联网国际会议(NLPIT 2025)(2025-7-29)

2025年图像处理,通信与机器学习国际会议 (IPCML 2025)(2025-8-29)

2025年低碳技术、清洁能源与污染控制国际会议(LCCEPC 2025)(2025-7-30)

2025年人工智能与软件工程国际会议(ICAISE 2025)(2025-7-29)

2025年工业制造、结构材料与先进设备国际会议(IMSAE 2025)(2025-7-30)

2025应用物理学、材料应用与半导体技术国际会议(APMAST 2025)(2025-7-31)

2025年智能医学工程与生物医药国际会议(ICIMEB 2025)(2025-8-31)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