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肖云峰、龚旗煌在超高灵敏声波传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微腔体系中的光声相互作用是诸多前沿与应用科学的物理基础,在量子光力学、精密测量、信息通讯和光声成像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色散型光声相互作用机制,即声波通过力学效应引起光学微腔的折射率和几何形貌变化,从而导致微腔共振频率移动。事实上,光声相互作用的完整物理图像还应包括耗散型机制,即声波调制微腔耗散从而改变光学共振模式线宽。然而,这种耗散型相互作用的贡献通常非常微弱,在实验上难以被观察到。
针对上述挑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肖云峰教授、龚旗煌院士课题组在光学微腔-悬臂梁微光纤耦合体系中构建了一种耗散型光声相互作用(图1a)。悬臂梁微光纤在声波驱动下发生受迫振动,显著地调制了光学微腔共振模式的耗散。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耗散型机制对声波的响应比传统色散型机制提高2个数量级(图1b, c),且具有宽频响应特性。研究人员将耗散型机制实际用于超高灵敏声波传感,探测极限在140 kHz达到0.81 Pa,并且揭示了其传感灵敏度具有不显著依赖于光学模式品质因子以及光学微腔材料的独特优势。
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微腔光声耦合体系存在零响应的“静默”现象,表现出对外界声源的天然抗干扰能力,在磁场、温度等物理量的精密测量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此项工作不仅为光声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有望应用于高灵敏声波传感、光声成像及声光调制与频率转换等领域。
图1 (a) 微腔-悬臂梁光纤耦合体系中的耗散型光声相互作用;(b) 声波耗散型响应时域测量结果;(c) 声波色散型响应时域测量结果。
2022年8月8日,研究成果以“光学微腔中的耗散型光声相互作用”(Dissipative acousto-optic interactions in optical microcavities)为题,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课题研究人员还包括物理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孟家伟、“博雅”博士后唐水晶、2019级本科生沈可,未来技术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孙伽略(现为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和李长辉副教授。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和山西大学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等支持。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海南优为会务 17910
-
上海广润广告有限公司 17772
-
2015能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国际 1836
-
深圳大学 20847
-
尚体健康科技 1802
-
武汉红矮星传媒有限公司 23755
-
第二届亚太运动训练科学大会 22802
-
华中科技大学脑研究所 22878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22842
-
河南纳智博研会务有限公司 7845
-
北京领航线国际文化传媒中心 22798
-
山西大学 17826
-
中国执业医师培训网 22787
-
CDS 1865
-
津安商务(天津)旅游会议有限公司 20760
-
常州武进假日酒店 20849
-
辽宁省沈阳市文萃路 17833
-
czqqzx 17751
-
ZHL 22892
-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17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