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鲁志团队合作发表消化道癌症游离DNA+游离RNA多组学研究新成果

2024/03/28

液体活检在癌症早筛和预后监测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体液中的游离DNA(cfDNA)和游离RNA(cfRNA)在疾病诊断和预后的无创评估中已经有了深厚的研究积累。诸多cfDNA特征,例如突变、拷贝数、甲基化模式、片段化模式和核小体足迹在癌症患者中都发生着异常调控。许多cfRNA特征也可以作为癌症标志物(包括microRNA,circRNA以及mRNA和长非编码RNA的选择性剪接模式)。不过,单组学特征各有所长,比如cfDNA的甲基化具有极佳的组织溯源能力,但是对于早期癌症患者的检出率较低。而cfRNA虽然丰度和灵敏性较高,与癌症患者的动态息息相关,但是RNA的稳定性较差。如何利用多组学的进行优势互补,尽早识别癌症患者,灵敏地监测疾病动态变化,是液体活检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和成熟的组织多组学研究相比,癌症体液多组学研究受限于有限的临床样本、稀少的肿瘤相关分子,仍面临着严峻挑战。随着微量核酸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在有限的样本中进行多组学同时检测逐渐成为可能。

11月2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鲁志团队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鹏远团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卢倩团队合作,在《细胞报告医学》(CellReports Medicine)上在线发表题为“细胞外多组学分析揭示胃肠道癌症患者潜在血液标志物”(Cell-free multi-omics analysis reveals potentialbiomarkers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patients’blood)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最新的、高灵敏的微量核酸测序技术,第一次在消化道癌症病人的血浆中系统全面地分析和对比了cfDNA+cfRNA的4种组学和10余种变异类型,发现多组学相对于单组学的检测效果有了较好的提升,为消化道癌患者的检测和预后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同时,也发现cfRNA比cfDNA对血液中的癌基因变异和免疫微环境的检测要灵敏很多。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2-3毫升血浆中的cfDNA和cfRNA,对80位结肠癌和胃癌患者以及81个健康对照的血浆样本进行了4种不同组学水平的检测,包括基因组(cfDNA)、表观基因组(cfDNA 甲基化)、小RNA(small cfRNA)和全RNA(total cfRNA)转录组(图1左)。研究人员基于以上多组学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衍生出的10余种不同类型的变异事件分别进行了整合、比较。

20231128-科研-鲁志-图1.png

图1.队列设计及研究思路

研究者首先发现了cfRNA对癌基因变异的检测敏感性(癌症病人检出率)是cfDNA的3倍(图1右中)。以TP53为例,基因水平的多组学整合将会有效提高癌症患者检出率(图2左)。将该概念扩展到COSMIC定义的癌基因中,依旧可以发现多组学的整合使得更多的癌症患者被检出(图2右)。同时,研究人员也发现,血浆中的肿瘤相关基因中,cfRNA水平的变异程度相较于cfDNA更高,对于癌症检出率的贡献度更高。

20231128-科研-鲁志-图2.png

图2.多组学整合提高患者检出率

此外,在不同变异事件的比较中发现,cfRNA相关的变异事件相较于cfDNA而言,对于癌症患者的病理变化更加敏感,可以用来揭示癌症患者的异常免疫变化和肿瘤微环境特征。多组学通路富集结果显示,胃肠道癌症患者血浆中特定的免疫通路处于受抑制状态(cfRNA丰度水平显著下调),且免疫通路下调的现象也出现在其他消化道癌症患者的血液中。

利用血浆进行液体活检的优势在于既能够监测到肿瘤来源的信号,又能够反映出机体的免疫系统变化。研究人员针对22例具有血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癌和癌旁组织的患者队列进行了转录组检测,发现血浆中不仅免疫细胞RNA水平和变化与癌组织类似,而且肿瘤相关的通路也与组织呈高度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利用基于cfRNA的多种免疫细胞分数和肿瘤微环境分数,可以有效地预测肿瘤分期、肿瘤大小等,为肿瘤的动态监测提供了潜在的标志物(图3)。

20231128-科研-鲁志-图3.png

图3.cfRNA和临床信息相关性

该研究首次基于血浆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和小RNA和全RNA转录组,展现了消化道癌症的细胞外cfDNA+cfRNA核酸景观,并证实了多组学整合可以有效提高液体活检中的癌症检出率,证明了cfRNA相对于cfDNA的更高灵敏性,并为癌症状态的动态监测提供了以cfRNA为基础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鲁志研究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鹏远主任医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卢倩主任医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学院2019级博士生陶俣寰、邢少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左帅医师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国际会议(FAIML 2025)(2025-04-25)

2025年无线与光通信国际会议(CWOC 2025)(2025-04-25)

2025年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网络国际会议(ICCSNN 2025)(2025-05-10)

SPIE出版|2025年遥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RSIT2025)(2025-05-18)

2025年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EICTCE 2025)(2025-05-22)

2025年计算机游戏、仿真与建模国际会议(2025-05-22)

第十届组合数学与图论国际研讨会(CGT 2025)(2025-05-23)

2025年第三届亚洲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国际会议(CVIPPR 2025)(2025-05-23)

第四届机器视觉、自动识别与检测国际学术会议(MVAID 2025)(2025-05-23)

第九届能源技术与材料科学国际学术会议(ICETMS 2025)(2025-05-23)

2025年新能源电力与车辆工程国际会议(NEPVE 2025)(2025-5-15)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6-13)

2025畜牧业、农业工程与环境保护国际会议(ICAHAEEP 2025)(2025-5-8)

2025年建模、渲染与人机交互国际会议(ICMRHCI 2025)(2025-6-28)

2025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分析国际会议(ICAIBDRA 2025)(2025-6-13)

2025年计算机、人机交互与深度学习国际会议(CHCIDL 2025)(2025-6-8)

2025艺术鉴赏、语言科学与文化传播国际会议(ALSCC 2025)(2025-5-3)

2025年艺术设计与公共艺术国际会议(ADPA 2025)(2025-5-17)

2025城市建设、交通运输与工程结构国际会议(ICUCTES 2025)(2025-5-7)

2025工业催化、化学与物理学国际会议(ICICCP 2025)(2025-5-25)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