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王兴军教授团队在集成并行混沌源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09
![]() |
图 基于大规模并行混沌源的片上集成系统概念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235002、12204021)资助下,北京大学王兴军教授团队对基于微腔光梳中的混沌状态与应用开展系列研究,研究成果以“将基于微腔光梳的并行混沌源用于随机数生成与光学决策(Harnessing microcomb-based parallel chaos for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and optical decision making)”为题,于2023年7月31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0152-w。
混沌特性描述了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对初值的敏感性,是非线性学科中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同时,混沌系统在通信、计算、传感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价值。目前产生高质量混沌信号的方案在速率和并行度上受到系统架构限制,难以满足未来系统的高吞吐量需求。高速并行化是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混沌激光器实现并行化受到大量器件与电路部署成本限制,同时,基于空间光学的混沌系统需要使用大体积的空间光学元件,难以集成。因此,基于混沌的应用系统亟需可实现大规模集成的并行化混沌信号产生系统。
在该工作中,研究团队验证了混沌微腔光梳用作大规模并行混沌源的可行性。混沌微腔光梳是微腔光梳的一种特殊状态,通过使用连续光激光器泵浦光学微腔便可产生,其在光频域或波长域上表现为等间距的频率梳,每根梳齿上载有混沌信号。通过利用硅基铝镓砷材料光子集成平台中的超高非线性效应,在百毫瓦泵浦光功率下每根梳齿产生的混沌信号的混沌带宽可与单个混沌激光器相当。研究团队研究测量了各通道混沌信号间的相关性,验证了作为并行混沌源的可行性。研究团队进一步利用混沌微腔光梳在高速并行真随机数生成与光学决策系统中进行了演示应用验证(图)。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21589
-
博思+为云会议系统名称 21249
-
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委员会 24013
-
上海诗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955
-
北京中天紫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18130
-
ICAIOT2021 7973
-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2958
-
同济大学地下系 20955
-
中能学(北京)信息咨询中心 1881
-
KJYF 7984
-
浙江大学 21237
-
新乡市弘达旅行社有限公司 17940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23231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 2075
-
上海信世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8580
-
中国电子商务案例中心 2145
-
金世纪晨光会议策划中心 22957
-
武汉智能计算及通信与控制学会 8104
-
武汉科之梦会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8017
-
武汉工程大学 2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