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多信使时代的极端宇宙研究”现场考察会举行
2025/09/06
8月1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多信使时代的极端宇宙研究”现场考察会在合肥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江松院士,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基础研究局局长魏志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傅尧代表依托单位出席会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常进院士、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范一中研究员等项目成员,项目依托单位与合作单位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副主任倪培根主持开幕式,专家组组长景益鹏院士主持现场考察会。
江松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自然科学基金委坚持以支持基础研究为主线,高度重视卓越研究群体项目的部署及遴选,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瞄准国际科学前沿,相对长期稳定地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探索,致力于科学前沿突破,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他希望群体能够强化组织管理与协同攻关,围绕极端宇宙的重要科学问题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在暗物质本质、宇宙线起源、致密星物理等科学重大前沿关键问题中取得突破,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学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魏志祥指出,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在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中居重要地位,旨在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超前部署,充分发挥科学基金的优势和特色,依靠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吸引和凝聚不同领域和不同学科方向的优秀科技人才,着力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项目团队使用大科学装置持续探索科学边界,为极宏观宇宙与极微观物理在极端条件下的联合研究提供了可能,希望项目团队通过建制化团队合作、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悟空号、墨子巡天望远镜等天地装置在极限探测方面的能力及优势,突出原创、突破瓶颈,将项目打造成为数理科学部卓越研究群体的标杆。
傅尧介绍了中国科大的建校历史、在科教融合及基础研究方面的特点、物理和天文专业的传承和优势、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情况,并向关心支持学校科研发展和项目建设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他表示,该项目凝聚了三家单位天文与物理领域的精锐领军力量,这种有组织的交叉攻关模式,也彰显了中国科学家勇闯科学“无人区”、勇攀科研“最高峰”的决心。学校会将本项目纳入学校重点管理范畴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建立支撑交叉研究的长期稳定机制,为项目顺利进行提供坚实保障。
考察会上,项目负责人常进院士汇报了“多信使时代的极端宇宙研究”卓越研究群体项目的研究方向与中心构成、拟开展的研究工作、研究方案与预期目标、研究成绩与工作基础等情况。他表示,项目旨在采用多信使天文研究方法,以暗物质物理属性研究为主线,同时在宇宙线起源、引力波相关黑洞研究和中子星核天体物理等极端宇宙前沿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到两项世界级成果。项目组有信心打造世界一流极端宇宙研究中心,建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
专家组认真听取项目汇报并进行讨论,为项目执行提出意见和建议。景益鹏院士指出,卓越研究群体项目的目标在于科学前沿突破,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他建议瞄准暗物质物理本质、宇宙线起源、黑洞起源与演化等重大国际科学前沿,依托我国大科学装置,加强理论研究与实测数据的结合,充分发挥团队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多信使天文领域取得突破,并希望中心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科研人才。随后,专家组对项目负责人和骨干成员、依托单位及合作研究单位的相关科技管理部门人员进行分组访谈,实地考察项目的科研条件和研究工作基础。
专家组经充分讨论后一致认为,“多信使时代的极端宇宙研究”项目以学科重大前沿为牵引,团队分工明确,研究方案合理可行。项目符合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卓越研究群体的项目定位和要求,通过对本项目的支持,有望在物质间接探测、宇宙线物理、致密星物理、引力波天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依托单位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基础。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多信使时代的极端宇宙研究”卓越研究群体项目的现场考察。
(物理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11月优质学术会议推荐 16
   -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 392
   - 
  2025年第七届控制与机器人国际会议 576
   - 
  2025年智能光子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 1529
   - 
  2025年机械工程,新能源与电气技术 1790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图像分析与信号 2065
   - 
  2025年材料化学与燃料电池技术国际 1861
   - 
  2025年自动化前沿系统、智慧城市与 10-23
   - 
  2025年信息光学、遥感技术与机器视 10-23
   - 
  2025年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与语言学 10-23
   - 
  2025年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与智能 10-23
   - 
  2025年语言认知、人工智能与计算建 10-23
   - 
  2025年社会科学、应用语言学与人文 10-23
   - 
  2025年传统机械、动力学与智能装备 10-23
   - 
  2025年图像处理、物理建模与结构设 10-23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45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758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03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93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844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513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840
 -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10-20
 -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10-20
 - 
  “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10-20
 -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10-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46MW大容10-20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九疆电力建10-20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10-20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本科生在一区10-20
 
- 
  中国城市建设网 2116

 - 
  HKSME 22937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8285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4020

 - 
  河北省黄骅市绿园化工有限公司 17987

 - 
  APISE 23127

 - 
  RH 7976

 - 
  上海广尧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24210

 - 
  希沿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8516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 21233

 - 
  SS 8023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24217

 - 
  CECSF 23251

 -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18372

 - 
  IETP 23139

 - 
  贵州胜地会议会展公司 21006

 - 
  湖南国贸大酒店 18460

 -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18205

 - 
  广东省眼健康协会 2156

 - 
  北京华汽工程技术研究院 8040

 
						
					 
					















 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