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发表北大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4/05/08
近日,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的江颖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Wilson Ho教授等合作,采用模板衬底和自组装技术,合成了一种奇异的低维量子材料:二维近藤晶格。他们进一步利用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谱(STM/STS)在原子尺度上对其进行了实空间成像,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揭示了近藤效应和周期性晶格间的内在关联。同时,该工作也为低维强关联电子体系的量子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工作以 Report的形式发表在7月15日出版的Science上,江颖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近藤晶格是凝聚态物理教科书上一类很典型的强关联电子体系,它通常由金属母体中周期性密集排列的磁性原子构成。这些磁性原子的局域磁距与金属中传导电子之间存在着近藤相互作用(交换作用),使得围绕磁性原子的传导电子的自旋反平行极化,从而屏蔽磁性原子的磁矩。近藤晶格体系具有很多奇特的量子物性,包括:各向异性的超导电性、近藤绝缘性、量子临界点、非费米液体行为等等。虽然科学家们已经对近藤晶格体系的奇异物性研究了三十多年,但至今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物理图像。近藤晶格体系的复杂性源于近藤效应、长程相干性和磁有序之间的竞争和关联。周期晶格的长程相干性如何影响近藤屏蔽效应一直以来是近藤晶格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当体系维度降低时,量子限域效应使得电子-电子之间的关联大大增强,近藤效应与周期性晶格之间的内在关联将会更加显著。
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Wilson Ho教授合作,巧妙地把顺磁性的氧分子(自旋为1)沉积到处于低温(10K)的金衬底上(Au(110)-12),通过氧分子的自组装生长出了二维长程有序的自旋晶格(图1A-C)。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谱(STM/STS),原位的对这种二维自旋晶格的结构和电子态进行了表征,发现晶格中存在着很强的近藤共振态(图1D)。通过对近藤共振态的空间分布进行原子级分辨成像,研究人员发现周期晶格的长程相干性使得氧分子晶格中同时存在着两种近藤屏蔽效应:空间离域的近藤屏蔽和分子间局域增强的近藤屏蔽(图2)。其中前者表明相干近藤态的形成,而后者则源于最近邻氧分子的近藤云之间的杂化效应。为了理解氧分子近藤晶格的基态电子结构和磁学性质,江颖教授还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Ruqian Wu教授合作进行了第一性原理计算(SP-DFT),为实验结果的解说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该研究工作是国际上首次利用磁性分子来合成低维近藤晶格,并在实空间中揭示了近藤效应和周期性晶格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结果将有助于理解近藤晶格的各种奇异量子行为。Science的两位审稿人对该研究工作一致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工作无论是科学发现还是实验技术方面都非常出色,并指出该工作为近藤晶格体系的核心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答。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华睿创新 21151
-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 7954
-
后勤工程学院 2119
-
北京工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 23038
-
IETP 1938
-
hksme 21192
-
沈阳博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2024
-
学术交流资讯中心 23954
-
三明学院团委 21010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992
-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 1972
-
学术会议 2007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7951
-
上海驾御发展 18134
-
湖北研学博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033
-
阜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18202
-
上海金钱豹大酒店 17942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0952
-
北京星火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23052
-
上海鸿与智实业有限公司 23949